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四海之内皆兄弟。

更喜交天下良才、美器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辛勤的园丁  

2010-09-07 04:32:02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辛勤的园丁 - 笔名:柳正 - 郑为(伟)俊(笔名:柳正)原创作品。
       历经风雨,几度沧桑,辛勤的园丁呵护我们茁壮成长。获取知识的滋养,穿越时空的迷茫,当我们迈进知识的殿堂,蓦然回首,可见烛光中笑容可掬的老师。老师 ,有人说你是蜡炬春蚕,可蜡炬的泪折射不出你的无怨无悔,春蚕的银丝缠绕不出你的鞠躬尽瘁;人们都说你是园丁,身边簇拥着稚嫩的蓓蕾,可谁又知道你在百花盛放时默默地憔悴;日复一日年复一年,学生感悟了你的智慧,留给你孤独的依偎,然而学生们明天的蓝图是你饱蘸心血的描绘。老师 ,你笑容背后的凄凉,在我心中最美。
    又一个教师节来临,让我们重拾以往的记忆,将自己对老师的那份爱与崇敬记录下来。春华秋实,老师的爱撒播在每一个学子的心间,丝丝缕缕温馨甜蜜,日久弥新。从青涩少年到耄耋白发,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都离不开老师的亲切教诲,我们的每一进步都渗透了老师的血和汗水。教师是普天下最崇高的职业,值得我们毕生怀念和崇敬。
    生我者父母,育我者园丁也! 从牙牙学语稚嫩的童年到青春年少的意气风发,在求学求知的岁岁年年中,伴随我们成长的除了父母,应该就是我们的老师和同学,我们的心智在校园开启,美好的理想在校园放飞! 如果说母校是培养我们的沃土,老师便是那培育鲜花绽放的辛勤的园丁!如果说社会是那汹涌澎湃的大海,老师便是那大海中高擎航标的引航者!如果一块黑板就是一片浩淼的水域,那么,老师便是引领我们走出迷茫天地的舵手,铃声响起那刻,你用教鞭作桨,划动那似小舟般泊在港口的课本。课桌上,那难题堆放,犹如暗礁一样布列,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,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——船只穿过……天空飘不来一片云,犹如你亮堂堂的心宁静高远。
    我们是老师的一个动态的作品,漫漫人生路,我们感受着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,我们看见了年迈老师那脸上挂着的灿烂的微笑!我们知道,老师的得意在于他的满园桃李尽显芳芬!在于他播撒的汗水换来别人的幸福和希望! 我们对人生成长路上的每一位老师,深怀敬意地在这里郑重地道一声: 我的老师您辛苦了!
    岁月苍老了您俊美的容颜,爱心铸就了一个民族的希望,无数老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日夜操劳辛勤奉献。
    九月十日,时正金秋,是收获的季节,但如果一名教师用自己毕生的心血与汗水换来了园圃的累累硕果,回首往事时感慨颇多,热泪盈眶,甚至流涕满面,那么他定会将这一辈子的每一天都视为自己的节日,因为他没有虚掷岁月虚度光阴,他的每一天都充盈着崇高的奉献。当然,如果一名老师碌碌无为学识鲜薄道德沦丧误人子弟,我想,他也必将远离这个节日,因为他会在内心产生一种深深的愧疚。
    我虽然没有为老师节日送上鲜花与祝福,为人师非一时,授其知识,教其立人,对于学生们而言,老师的恩惠就是一辈子的事。在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时候,运用聪明睿智取得了事业的成功,或者用老师曾经授予他的文化知识与为人之道战胜了生活的困厄,他自然会在内心铭记与怀念自己的老师,甚至用心用文颂扬着浩浩师恩,这一份挚情远远胜过作为学生在节日里给老师送上的程式化的祝福。即使张张贺卡里饱含着浓浓情谊,那也仅仅说明一名学生的知礼知义,并不代表教育成就的内涵与外延。学生在离开老师之后走上正道取得成绩,那才是对老师最痴心的回报。反之,学生毕业后内心苍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,走上自我堕落的歧路,至少,作为他的老师,他们会有莫名的伤心失败感,那么,他曾经送上的那一张贺卡或那一束馨香的鲜花又有啥意义呢?
    因为,选择了老师,就选择了清贫;选择了老师,就选择了孤独。今日社会呈现出的种种世态,实质上与学校的教育不无关系。因此,让人与人之间更懂尊重与关爱,让社会日渐趋于和谐,这是时代赋予老师更加神圣的使命。
    既为教师,何需在意节日的冷清!在寂寞中奉献,这本身就是对被教育者一种良好的引导与感化!这是我对真正教我们知识老师心胸的深深体会。 我虽然不是一名教师,但我也能体会到为人师的辛苦和辛酸,也明白老师对学生的深情关怀与殷切期望。无论遇到什么老师都默默承受,一如既往的站在三尺讲台上,真是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!老师在讲台上、生活中都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毕生的辛劳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莱芜市郑为俊2010年9月7日写于柳茅书屋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58)| 评论(6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