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四海之内皆兄弟。

更喜交天下良才、美器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《夜泊牛渚怀古》李白:  

2013-06-17 17:02:30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本文转载自笔名:柳正《《夜泊牛渚怀古》李白》

  牛渚西江夜,青天无片云。登舟望秋月,空忆谢将军。

  余亦能高咏,斯人不可闻。明朝挂帆去,枫叶落纷纷。

  中国古人,尤其是读书人,都有一个治国平天下的理想,“学而优则仕”,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。李白亦是如此。因此有一天夜晚,李白在牛渚(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北)停泊,想到了古时于此地所发生的一件事情:晋朝时期,有位善于吟诵的书生袁宏泊船于牛渚。夜间,他在船上吟诵自己的诗篇,恰被路经此地的一位姓谢的将军听到。谢将军欣赏其才华,遂请其出仕,伴随左右。李白遂发出“登舟望秋月,空忆谢将军”的感慨。我在这里登舟望月,白白地怀念谢将军,因为这里没有像谢将军那样能够欣赏我吟诗的人,故“余亦能高咏,斯人不可闻”。在李白看来,“牛渚西江”是一个能够让他遇见伯乐的地方,然而在这里,他并没有碰到欣赏其才华的人,因此只有失望地离去,“明朝挂帆去,枫叶落纷纷”。

  一般说来,绝句没有对偶,但律诗有,在律诗中第三句和第四句是对偶、第五句和第六句是对偶。所谓对偶,是指名词对名词、动词对动词,词性要相同,而平仄则要相反。李白的这首《夜泊牛渚怀古》不但对的不工整,且平仄也不完全对。比如第三句“登舟望秋月”平仄不合格律,而且它与第四句“空忆谢将军”的对仗也不工整。“登舟望秋月”是“平平仄平仄”,根据诗歌的音节,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第四个字,因为是音节所在。同时,按照格律平仄相反的要求,第三句应该是“平平平仄仄”,但是李白却把它颠倒了,不合规律,这在诗里叫做“拗句”。所以说,李太白是位天才。尽管《夜泊牛渚怀古》是首五言律诗,但其中就有词性、平仄不对的地方。虽然如此,但这首诗却有其绝妙之处。李太白不受格律的拘束,但诗歌在情意的分量上取得了平衡,如“望秋月”和“谢将军”表面上看起来不对,但就情意的分量而言是平衡的:“望”是动词,“秋月”是宾语,“望秋月”是动宾结构;“忆”也是动词,“谢将军”也是宾语,“忆谢将军”也是动宾结构。这就是李太白这首诗的妙处所在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 《夜泊牛渚怀古》李白 - 笔名:柳正 - 郑为(伟)俊(笔名:柳正)原创作品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图是莱芜市著名书法家郝效德兄在书房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3年4月7日于柳茅书屋
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08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